close

博物館驚魂記 Night at the Museum

週末拉朋友看我一直很想看的博物館驚魂記,

每次去到那些擬真的自然或歷史博物館,

我都會覺得很不過癮,

老覺得他們應該要動起來跟我握握手寒寒喧之類的才對。

這部片滿足了我部分的想像。

(我愛看歷史片大概也是因為自己很想參一腳吧)

蠟像不但動起來,而且也有身為歷史文物應該有的個性和思想,

牛仔衝動、印地安少女夢幻、羅馬人自大、匈奴人不講理但是真性情,

還有重要人物美國第26任總統羅斯福,

他在裡面身負良師明燈的重任,

但是在最重要需要他幫忙的時候,

居然對主角說:我只是蠟做的,真的做那些豐功偉業的人不是我。

害得很融入劇情的我差點想放聲大哭、用力打他,

怎麼不是你、怎麼不是你、你明明就是羅斯福為什麼要賴皮?

 

該不會連這種片都要傳達凡事要靠自己的濫口號吧!

 

裡面我最喜歡的就是復活島聲音宏亮的石像和那隻超級可愛的僧帽猴,

那位主角有夠幼稚!居然還跟猴子鬥氣!

這麼可愛的小猴子應該要好好疼牠才對阿!

 

裡面我最喜歡的點是牛仔對羅馬人說:I can’t quit you.

惡搞斷背山的點,可是每次聽到這句話都很有感覺,

(不過我還沒看過斷背山,感覺看嚴肅的片需要很大的勇氣)

有種台語的’愛到卡慘死’的感覺,

明明知道不對,卻無法戒掉你,

對映著他們倆各打打鬧鬧、冤家鬥氣和當時的滑稽場面,

都讓我懷疑牛仔有趁亂告白的嫌疑^^

 

夏綠蒂的網 Charlotte’s Web

二輪的另一片,我沒那麼愛,大概跟我沒什麼動物緣有關,

看得時候一直忙著鬧我愛吃香腸的友人別吃豬肉了。

 

北美館 - 布拉格劇場設計四年展

會去看這個展是為了捧朋友的劇場展覽去看的,

去前還一直威脅我們要跟她報告心得,

害我壓力很大拿著簡介猛K還是看得一頭霧水。

基本上我有點懷疑這些原作者是不是真的很知道自己想要表達的意象,

如果也是模模糊糊的感覺,觀眾看起來就是抓得到可是又不那麼確切。

還是我的角度太嚴肅,一心想要看出什麼偉大的道理,

也許作者只是想觸到某各點,讓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感受。

總之,藝術還真是門高深的學問!

 

既然入廟還是得拜佛,我們還是買票進場看其他的展覽,

有些看了就很痛苦的畫讓我在肚子裡暗罵,

有誰會想要掛這種負面傾向濃厚的畫在家裡阿?

這種純藝術的東西還真得是畫了讓自己高興的。

友人幫我解釋什麼是設計裡的「破格」,

就是跳脫框框限制,讓意象無限延申,

如果讓她來設計一定都是這種跳脫框框的作品,

還很熱心的問,以後家裡掛的畫要不要她的幫忙?

我很堅定的拒絕了。

我可不要一張畫裡只剩一隻鞋子,畫中的人都跑去牆外開派對。

 

跟北美館比起來,它前面的公園就可親多了,

我們躺在草地上聊天曬太陽。

跟饅頭在一起有控制自己不要太歐巴桑化傾向的好處,

她會阻止我ㄧ邊走路一邊很隨性的拉筋舉動,

還有頭髮被風吹亂的整理,站姿坐姿要挺直。

雖然有點累,不過為了愛漂亮一定要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微笑弧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